没有paper如何申请博士?

穆云霞穆云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一个五篇文章被拒的PhD candidate,我觉得我应该有一定发言权。 先说结论,在申请phd的过程中,文章不是必要条件(虽然大部分申请人会有文章),但是有很好的文章的的确有加分。 在澳洲这边,大部分学校要求是至少一篇一作或者通讯的文章(有的学校甚至要求是sci),当然啦,有些专业对文章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会更高一些。虽然没有文章就一定不会被录取,但是在申请材料中,文章无疑是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的。 有很好的文章的人,往往申请的过程会非常顺利,因为导师看到你的人品和能力的同时,还会对你产生“性价比很高”的评价——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样的成果,意味着你在读PhD的时候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好的文章不仅会让你的申请游刃有余,而且会在面试的时候增加你被录取的成功率。因为如果你能在面试的过程中对答如流地聊起你文章里的内容,并且让面试官感到你对这个领域真的很感兴趣很了解,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了! 那如果没有文章怎么办呢?也不是说就没有办法了。对于申请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让学校看到你对于科研的热爱、坚持和投入。所以如果没有文章的话,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找一篇与自己研究兴趣相关的文章,认真研读,多过几遍,做到熟悉文章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的观点。这是为了能够在面试的时候对答如流,同时能让导师感受到你是一个真心热爱科研的人 (这一点很重要!)

2. 多关注自己领域的新闻,尤其是与你研究方向有关的新进展。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也会就这些内容和你聊几句,这时候如果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就这些话题说上几句,那肯定会让你加分的。

3. 尝试着投一篇文章,不管是否被接收,至少能让你的简历更丰富更立体,而不仅仅是一篇申请的文书材料。在投稿的时候,可以同时投到你感兴趣的几个期刊,如果有一两个期刊有意愿接收,那你的申请可以说是稳操胜券了。

水誉鑫水誉鑫优质答主

我情况类似,但我的方向是纯理论的 (其实我觉得纯理论的申请难度应该要大于偏应用的吧) 在2018年之前都是只有paper申请的,所以当时我是用一篇nature子刊和两篇物理review来申的学校,在2018年之后大部分学校开始接受epr(虽然这个epr可能也不是那么有分量,因为一般也是发表在jphys或者lcpc这种上面但是至少比国内的中文期刊强很多了),所以我后面就是发了一篇epr和一篇japs来申的大学。

至于题主的问题嘛,我感觉主要还是看你要去哪个国家读什么专业,比如我们这纯理的物理方向的话基本都要你有一篇以上的physical review上或者nature上文章才有希望。 其他的话如果还是搞不懂就去问问中介,毕竟他们干这个的肯定比我懂些 以上是我个人情况的看法仅供参考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