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实行多少年全日制教育?

裘招娣裘招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问的很宽泛,我尝试着答一下。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认知,即无论怎样的制度设计,都无法避免一些无法通过制度设计解决的问题。这就是“制度的困境”或者说“制度的悖论”。在讨论制度之前,先简单谈谈这些问题。 因为人是有惰性的,因此无论怎样设计制度,人们总是在寻找最有利于自己的那套制度安排。所以无论怎样的制度设计,总有人找到办法来规避它、绕开它(当然也有人会积极拥护它并竭尽全力执行它)。这就是所谓的“制度的困境”或者“制度的悖论”。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假如你的家乡为了防治污染而颁布了相关法律,要求所有工业企业都必须安装净化设备。但是,如果你家开了一家小工厂,投入巨资安装了净化设备,却可能因此而招致其他企业的不满甚至报复——他们觉得应该由政府出面强制你关闭厂子才是公平的做法。这时,你会如何应对?你是会继续坚定地遵守法律还是也加入抵制法律的行列?这就是人在面对制度时所做出的本能反应。 所以任何制度的设计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让民众接受并且切实遵照执行”的问题。在这方面,不同的制度设计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

接着再来谈教育制度。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教育制度都可以追溯到西方工业革命期间兴起的义务教育制度。1870年,德国首次实施义务兵役制;1872年,英国颁布了《初等教育法》(该法于1944年废止),标志着英国免费义务教育的开始;同年,法国颁布了《费里法》,规定8岁以上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此后,这种由政府承担基础教育经费、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制度逐渐推广到世界各国。

值得提及的是,这种制度的成功推行依赖于两个重要的社会条件:一是大量新增工业领域的出现,为青少年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二是大批农村人口的涌入城市,形成了人口流动的浪潮。这两方面的变化使家庭和个人失去了以往通过读私塾或不上学的方式逃避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无力支付昂贵的私立学校教育费用。在此背景下,义务教育制度得以顺利推行。

需要指明的是,这个制度的设立初衷是培养合格的工业机器,从而为工业领域储备大量的后备力量。因此可以想见,在这种制度下培养出来的人更倾向于接受政府提供的工作和收入分配方式。而这种制度所带来的工作确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人们对制度的抱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