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多少名算名校?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意思,但可能有点难回答。 先给出答案吧,通常来说,国内排名top300的大学属于名校,占所有申请人的70%; top500的,占所有申请人的90%; top1000的,剩下的10%里有一半都在这里了…… 从这个角度说,能申到前三百大学的申请人,几乎可以判定为“有名校梦”,而能申到前五百大学的,基本可以判定为“有梦想”(当然,其实很多申请者是有自己特定偏好的,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什么都想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前三百是门槛,前五百是好学校”确实没毛病! 但如果细细讨论起来,情况就复杂了。
因为英国高校数量少,排名高的学校就更少,因此每所学校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导致“学校之间排名的跨度不大”和“每个学校里排名靠前的专业的排名往往都很高”这两个特点同时存在。这就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学校的某些专业能够进入top50甚至top30,但是学校整体排名却相对不高,而另外一些学校的非强势专业,虽然学校排名高,但是专业排名却很一般。这种情况下,怎么衡量一个学校的“强弱”呢?
以LSE为例,它的经济以及法律等专业排名常年在top5以内,但整个学校的排名却一直被诟病,经常徘徊在十名开外。那你说它是不是名校?从“平均数”的角度而言,可以说它是,因为它经常挤进top10的行列;但从“中位数"的角度而言,它又似乎并不是那么顶尖,因为它常常被排在十名开外。那到底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所大学呢?其实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由于英国高校数量少且相互间的差距极小,导致我们往往只能用“绝对值”而不是用“相对值”的方式来评估它的“优劣”——也就是用某项指标最高的几所大学去衡量其他所有的学校,这种极端的例子就是常春藤学校联合招生时所用的标准——只有前1-2%的学生才有机会被录取。这显然是一种非常极端的做法,但它也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英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拥有很好的教育设施、师资和学生,只是它们在某些学科上或是在研究方面有所侧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