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课程是做什么的?
IB课程全称为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国际文凭组织IBO为全球学生设计的素质教育体系,目前在中国内地被普遍称为“世界名校直通车”。
与A-level、AP相比,IB课程的难度和认可度都是最高的。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校对IB课程研究的深入和对教学大纲的优化,IB的课程设置逐渐完善,考试难度也相应降低,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依然很高。 什么是IB思维?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看IB到底在教什么——IB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全面型人才,所以它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倾向于引导学生如何思考。 在IB课堂里,老师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把问题和答案摆出来,让学生去进行讨论和探索;在课后,学生需要阅读指定文献,撰写长一点的解答。除了知识本身的掌握外,学生还需要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如何论证以及如何评估风险等技能。
换句话说,IB更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的思维能力以及其他一些软技能。而这些能力正正好覆盖了大学学术能力要求的主要方面。无论将来申请什么样的院校和专业,学生在IB阶段打下的基础都能让他们在未来学习中游刃有余。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IB毕业生能轻松获得世界各大名校青睐的原因所在!以美国Top10的大学为例,它们对学生的GPA要求通常都是在3.5+,而托福成绩要达到100分(小分25)以上,同时还会有面试、文书等材料要准备。 但是如果学生拥有优异的IB成绩单的话,即可在申请时脱颖而出!以哈佛为例,它的官网就明文写着对IB学生的期待和要求: 可见,学生如果在高中就有机会修读IB课程并顺利拿到高分,确实能在申请阶段抢占先机! 而像剑桥大学这样的学校不仅认可IB,并且会给IB学生单独设定了入学门槛——必须考到7个7分以上才有希望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