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对香港有帮助吗?
先引用一句香港著名作家倪匡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话里有话,意味深长——“其实香港在1945年已经回归祖国了,只是换了一个管治者。” 引用的这话说起来有些意思的。因为“香港回归”指的是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中国,而1945年的香港回归则有着不同的含义——这一年,随着日本战败,香港殖民地政府宣布投降,英国统治香港的时期结束了;
1945年10月25日,中港英三国政府发表《中英南京条约续增条款》,决定成立一个临时政府,由国民党派遣官员,与英国驻港总督会同管理香港。从此,香港进入了所谓“中英共管”时期。 而在此之前的1943年,因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国民政府曾一度将战时首都从重庆迁移至洛阳,然后才逐步迁回的。
众所周知,香港自1842年中英签订《天津条约》开埠通商后,迅速成为了亚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并因此带动了整个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香港毗邻广东,语言文化相近以及距离不远造成的交通成本低廉,使得香港成了广州以外内地民众移民海外、进行海外商业活动和文化传播的首选之地。
所以可以看到的是,在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初,香港的发展可以说是与它所服务的母体——英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又导致了政治上的诉求,即所谓“香港公民权利和民主化进程”的提出。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当1943年国民党政府打算结束“中英共管”,直接向殖民地政府发号施令时,受到了英国方面的强烈抵制,以至于国民政府不得不派出大使前往谈判,最终结果虽未如人意,但国民党在战后的1946年仍成功地通过了《香港公民权法案》,给予居住在香港的外国人以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注:只有居留期限满十年以上的外国人才能享有此项权利)。
战后初期美国马歇尔计划中的“复兴工业基金”有大约四分之一种用于援助香港的经济建设,而在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还先后两次给香港提供贷款,总额达5亿美元。这些资助一方面支持了香港经济的腾飞,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当地居民对于西方尤其是美式的民主制度的认识,从而为六、七十年代的暴力示威运动准备了社会基础。 至于有人提到的英国“帮助”中国建立经济特区,并由此引发关于“一国两制”议题的讨论,这个“帮助”究竟有多大作用,我们只能让历史来做最后的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