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移民到哪些地方?
1884年,日本出台了一项“移民扩展计划”,鼓励海外移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的战后重建中,这一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从1890年至1920年期间,有35万日本人移居国外。他们主要住在美国西岸和加拿大的布伦特利(Brenton)和尼加拉瓜等地。在1920年代经济大萧条期间,还有约6.7万名日本人移民至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等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居住在海外的日本人大多居住在国与国边界线上的聚居区里。这些聚居区的公共设施齐全,设有学校、医院、邮局和警局等机构。在日本的政府支持下,这些社区实行自给自足的模式,其目的就是为了预防可能发生的排日浪潮。
二战期间,约有4000名日本的侨民被囚禁于美国关塔那摩基地。战争结束后,许多日本人返回了他们的家园。但1952年的《移民与国籍法》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法律,对日本的外国人入境采取了极为严格的原则。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新世纪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述限制性的法规面临修正的难题。在美国的日本裔民众不断进行游说活动,要求放宽对日本人的签证发放程序。目前,对日本人的签证申请原则上是允许其在申请3个月之内登陆美国;持学生签证者甚至可缩短为1周。
美国政府还取消了签发十年期多次往返签证的限制。而在此之前,此类签证只发给拥有百万以上资产的个人或商务人员。而现在的留学生和学生家属也首次被纳入该福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