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社科类博士有哪些科目?
我直博的学校没有设置preparatory year,所以我的课程是按照phd in economics的program安排的 总共是14门课(30个学分) 分为四个模块——理论、计量、政策、应用,每一模块要完成三门课程。每个学期的开学初会安排选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接下来两个学期要完成的模块和课程。 每一门类又分好几个分支,比如理论经济学下分新古典主义学派、凯恩斯学派等;计量经济学下分宏观计量、微观计量等;公共 policy 下分 health policy、education policy等等。
如果学生选的课程跟以后的研究方向相差太远,那么毕业的时候就要多修几门课了。 我选的四个模块分别是: theory econ(新古典)、policy econ(health policy)、methodology(随机控制)以及quantitative econ(微观计量)。
因为我申请的是stem项目,所以每门课都要上4个trimester,一共16门课。如果没有上满4个trimester,那么在之后的两学期要补上去,否则就按缺勤计算。由于我对理论部分感兴趣,所以选了新古典主义学派为主的课程。
在第一个模块学习结束后会有一个module test,测试你对于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之后每学期结束都有final exam,最后博士毕业时还有final project。除了这四个主模块之外,每个学生还要完成2-5门的选修课,主要根据学生未来的研究方向而定。
我是2017年9月入学,当时对美国的文化和生活都不熟悉,加上要适应新的研究环境和导师要求,整个phd program对我来说挺难的。好在学校的thesis director很热心,给我安排了导师和助研,在科研上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学校也提供了phd seminar和career development workshops,让学生能跟其他专业的孩子交流和共享信息。
虽然我phd program的经济学科开设的课题很多,但是大部分学生最终选择的topic其实很少,这样有利于集中研究力量也能提高论文发表的可能性。我在读PhD 的这几年里,看到有同学因为选到了自己不是很喜欢的topic而放弃做研究的例子,也有因为选择了自己喜欢的topic而乐此不疲的例子。不管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和未来就业导向的专业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