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现在的教会学校吗?
有,但很少了,而且以教友子女为招收对象,不接受非教友学生的入学申请。 1903年4月,法国传教士始建培英小学,校址在今解放西路临江门上。学生主要来自教友家庭或天主教徒员工子女,校长由神父担任。开设国文、算术、英文、拉丁文和宗教等课程。
1921年,法国人又办起了民办的“民德中学”(即今天的凤鸣山中学),原址在沙坪坝石碾盘,后迁至磁器口。只收男生,也开除了几个成绩不好的教友子弟。这引起了重庆教区主教的愤怒,认为这伤害了教友们信任与感情,遂通过行政途径要求该校关闭。最后,由于政府出面调停,才使此事不了了之。
抗战爆发后,为了安置难民和流动儿童,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8年在延安街设立临时难童学校,专收流亡而来的儿童。1940年后因生活困难,部分学生辍学。1945年初,中国基督教教育委员会成立,将难童学校改为培华女子中学,同时设立了培华小学。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