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现在的教会学校吗?

楼婧梦楼婧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但很少了,而且以教友子女为招收对象,不接受非教友学生的入学申请。 1903年4月,法国传教士始建培英小学,校址在今解放西路临江门上。学生主要来自教友家庭或天主教徒员工子女,校长由神父担任。开设国文、算术、英文、拉丁文和宗教等课程。

1921年,法国人又办起了民办的“民德中学”(即今天的凤鸣山中学),原址在沙坪坝石碾盘,后迁至磁器口。只收男生,也开除了几个成绩不好的教友子弟。这引起了重庆教区主教的愤怒,认为这伤害了教友们信任与感情,遂通过行政途径要求该校关闭。最后,由于政府出面调停,才使此事不了了之。

抗战爆发后,为了安置难民和流动儿童,国民政府教育部于1938年在延安街设立临时难童学校,专收流亡而来的儿童。1940年后因生活困难,部分学生辍学。1945年初,中国基督教教育委员会成立,将难童学校改为培华女子中学,同时设立了培华小学。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南京。

虞姿扬虞姿扬优质答主

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暂时住在教友家暂住,想读神学,但不知道在哪里报名。 看到题主的问题就想到了我今年才刚认识的一位修女(她叫凯瑟琳).当时因为要去参加一个活动而不得不在街上拦了辆的士。由于我当时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交通工具,便向司机询问方向是否对路,他听到后热情地告诉我“你应该往这个方向走”(用中文跟我说)还向我展示了他的手机定位软件,后来我发现地图上显示的是正确的道路。当我到达目的地时我还向他道谢呢! 他让我想起了一位我很久以前认识的修女生涯开始于2016年的凯瑟琳小姐。当凯瑟琳还是一位天主教徒的时候,她对耶稣基督十分着迷和虔诚。因此她会花很多时间来读经,祈祷或学习圣书知识并参加在教会举行的聚会或其他团体活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