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博士有前途吗?

邢露容邢露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看到很多人在质疑博士是否还值得读,尤其是工科博士。有人说,博士毕业,年纪已经很大了,工作不好找。有人说,博士论文不容易通过,很煎熬。也有人说,读博士期间做科研,没啥用,不接地气。作为一个正在读博的工程博士,对这些问题,也想说三点看法。

1。关于工作和年龄

有人说,博士毕业都三十多岁了,还去找工作,不合适,还是博士自己出来创业比较靠谱。实际情况是,身边拿到学历之后的几年,都去各自的工作岗位了。年龄大点的人,也有不少人已经当了教授和行政负责人。当然,这里面有运气有机会,但是,与是否拥有高学学位,应该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2。关于前途与科研

有人说,中国的博士不提倡创新不鼓励原创,做的科研不接地气,没有用。这样的论调曾经也出现过。但是,以我们学校为例,现在国家的很多工程里面的关键核心技术,很多就是咱们工科的博士毕业的学生做出来的。说我们读的博士不接地气,那你知道中国的很多高铁、核电站、航天飞机,等等,核心的科技都是博士做出来的吗?很多人觉得博士没有用,但是毕业之后去做事情,又要求人家要有这样的教育背景,这就十分矛盾了。博士的前途对于个人而言有不同的选择,继续做科研,可以进高校和研究所,可以搞技术开发,可以创业或者去大公司做技术管理人员。大家千万不要因为外界的一些传言而动摇,也不要因为觉得不追求创新而觉得读博没用,更不要觉得做科研不接地气而拒绝读博。因为,这个世界上,能静下心来,静得下心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有成功的可能。

有人觉得做研究不接地气,没有用。这种情绪其实可以理解,但是也很不可取,这是带有明显误区和片面性的想法,科研工作,可能没有直接的盈利,但是它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对探索人类未知科学领域的贡献,对培养人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贡献,是任何直接盈利性的工作都无法比拟的。而且,任何一项高新技术的诞生,都离不开原始创新和中长期科技规划的引导。就拿我国高铁发展举例,我国的铁路技术曾经落后别人五十年。五十年后的今天,我国高铁发展领先世界,这个过程中,肯定也存在很多技术迭代,但是,最重要的,还有技术的原始创新,也就是最开始,人家是如何想到要造高铁的,这个问题,或许只有研发者才能回答。我们所能理解的,就是阅读大量的文献,从别人的研究中寻找研究的方向和切入点,最终实现自己的创新。所以,如果硕士博士毕业之后,去直接做点实实际上应用性的工作,或许可以,或许不可以。但是如果博士最后没能真正去从事与他专业方向相关性很强的实际工作之中,那么他终究是会后悔的,因为他很可能会损失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最有益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在很多时候,甚至无法用金钱来进行估量。至少,在多年之后,不会遗憾,至少,在生命历程中,有自己值得永远珍藏的记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