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习艺术史?
因为艺术是从历史中诞生的,又是通过历史走向未来的。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有史可考的,有史可查就意味着要有自己的起点和源头。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学习物理的时候,如果仅仅停留在牛顿力学阶段就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全部物理知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至少我们要了解相对论、量子力学这些近代物理学是如何兴起的才能继续往下学习。同样地,如果我们只学了音乐美学或作曲技术理论就认为自己掌握了“一切”音乐的知识,那也是不正确的。学习音乐历史能让我们知道当前所学的内容在音乐发展史中的位置及原因。
我本科是学钢琴专业的,当时接触到的钢琴教学大部分都是以贝多芬、巴赫等古典主义时期的作品为重点。当时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时期的作品是最容易理解的,技巧也是最简单的,于是我们就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等四重奏、奏鸣曲作品,却忽略了同时期其他作曲家的作品,如舒伯特、韦伯、门德尔松等等;等到学完古典主义时期再到浪漫主义时期,我们又发现之前的技巧已经不能胜任,必须要重新打好基础开始练习。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只学习了这一个时期的音乐,这个时期所有作曲家的作品我们都熟悉了,自然觉得难理解、难学的部分全都在这个阶段出现了,而当我们学习到后面的时期时,之前的学习基础又成为了我们的优势,因此就会有一种“越学越简单”的感觉。反之,如果我本科是学交响乐指挥专业,那么我所学习的各个作曲家作品顺序肯定会不同,但肯定会有莫扎特、海顿、贝多芬,毕竟这三位是交响乐历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也肯定是最先学习的。
同样,如果是学声乐的同学,刚开始一定会学习美声唱法,而美声唱法的发声原理是基于混声(男女声都是混声),那么为了找到最佳的混声状态,同学们必然会研究发声位置、呼吸方法、共鸣调节等问题,而这些研究都离不开对历史的分析与总结。 除了把握当下所学内容在音乐史上位置之外,学习音乐历史也能帮助我们建立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