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国际课程哪个好?
关于IB,首先肯定一下,它是一个很好的课程体系;然后,作为一个在体制内国际学校干了8年校长,在外教总监岗位上干了5年的老鸟,来谈一下自己对于IB的理解和认识——
1. 什么是好的教育?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为什么要给孩子选择这样的课程?是为了将来能上一个好大学吗?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实大可不必如此费心。因为按照现在国内高考的考试体制,无论你怎么折腾,孩子最后总要面对这样一场考试。既然早晚都要考,不如现在就努力些,早点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毕竟,多学一些知识,总是没有坏处的。
但如果我们给出的答案是不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理由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思考,为什么要让孩子学这些内容?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想,也一直没想明白(或许永远都不会)。虽然我给自己找了非常多的理由,比如为了让他们拥有更宽广的视野、更多的机会等等;但说到底,我还是没有说服我自己。所以,如果我对孩子有什么要求的话,最后的最后,恐怕我只能归结于—— 我只是想让自己开心一点而已。 所以,当我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我并没有把他们当成是未来的“精英”或者怎样的人,我只是希望和他们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他们可以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都有我可以作为见证者,或者可以说,这段经历可以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成为更好的人。
2. IB好不好? 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就像问别人“你快不快乐”一样,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 我们一直说IB是一个高端的课程体系,因为它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部的年龄阶段(除了本科没有专业设置)。但是,正因为它这么全,也就意味着这个课程不适合所有年龄的孩子。比如说,如果孩子到了10+岁还无法适应IB的学习难度,那么他就不适合这一课程。而相反,有的孩子可能早慧,4+岁就完成了小学与初中全部的学科学习,这个时候送他去读IB学校,不是难事吧? 所以,当我们讨论某个课程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这一课程是否是适合我们学生个人的? 第二,我们的学生在完成这门课程之后,能收获什么?能走到怎样的未来? 如果这个课程的设置是适合我们学生的,而且学生也能从中得到他想学的东西,那我认为这个课程就是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 而判断一门课程的好坏,最终标准是由学生在完成该门课程之后的收获来决定的。 所以,我们在选择课程的时候,不应该把目光总盯在高录取率的学校/课程身上,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适合自己孩子的。因为再好的学校也有淘汰率,再差的院校也会有学生能被非常好的大学录取。所以,选择合适的比盲目追求高大上要重要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