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学语言能学几种?
大学期间,我学了日语、韩语和法语。 日语是高中就学的,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报了N1。然后大一期间考了N2(这次考试因为一些意外,只考了106分) 大一下学期开始学韩语,报了KLPT,大二上学期考出了四级证书。虽然韩语考级比较容易,但我的韩语水平应该没有达到TOPIK 4的程度,因为我韩语一直有一个短板,就是听力不好。
法语是大三学期才开始学,报了TCF,准备出国去法国。当时报的是2021年3月考试,但是因为疫情,考试一直延迟到7月份。这个考试我准备了两个月时间,认真刷了语法,做了练习,通过了考试。现在我在法国,法语的水平维持在法语B2-C1之间,听力和口语还有所欠缺。
我是属于那种对语言很感兴趣的人,喜欢研究不同的语系、语源以及词的用法。所以如果你问我同一门语言可以学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是没有上限的,只要你有时间、有精力并且愿意付出金钱,任何一门语言都可以做到非常精通。 但是如果是从实用性出发的话,我建议学两门就够了。首先是因为人的记忆力有限,多门语言交替学习容易混淆;再者是从成本方面考虑,多门语言的学习教材、网课资源等等都会很多,如果都买的话也会花不少钱。
个人推荐学习俄语或者德语。原因如下:
①这两种语言在就业方面有很多共通点。例如,我学过的日语和韩语,在翻译软件的帮助下,可以做到笔译流畅,准确度达95%以上。但同样利用软件帮忙,我学俄语和德语却只能达到60%-70%的准确性。这说明这两门语言的严谨性。
②这两种语言都属小语种,在学习人数上远远不及英语和日语。这就导致了学习资源,比如网课、课堂笔记、PPT等等,很好找。而且老师一般也比较看重你,会尽力帮你解决疑问。
③这两种语言都有相当一部分单词来源于拉丁文或希腊文,对中文词汇影响比较大。学习过程能够感受到“根词”的存在,比较有意思。 另外,再强调一下语言的重要性!
①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加深对于目标文化、历史底蕴等的认识。毕竟,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的窗户。
②拥有一门及以上外语的人,在职场中更加具有优势。因为多一门语言就多了一种沟通方式,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而且大部分公司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都是供不应求的。
③多一门语言,就多了一个身份。当你掌握一门以上的语言时,你在国外的签证办理、居留权等都会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