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生都打工吗?
国外大学的学生,其实和国内大学的学生一样,分为学霸、学渣和学痞三类(当然,没有中国学校划分得这么细致)。 学霸们跟国内一样,埋头苦读准备考试,GPA是申请硕士博士的必备条件;
部分学渣们跟国内学渣们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虽然不学习,但是考试都能过,毕竟外国高校宽进严出,只要考试能过线,GPA不是太难看,基本上就能顺利毕业,这类学生通常家里都很有钱,不差钱。 而学痞呢,就是那些成绩不好不坏,平平稳稳,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又恰好能拿到毕业证的那种人。
这三大类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除了期末考试,平时没有任何作业或课程测评来检测对知识的学习情况。所以期末考试的成绩就格外重要,一旦没考好,那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对于外国人来说,平时没有作业的困扰,只需要认真准备考试就行了(当然,要考研或者申请PHD还是要认真读书的哦)。
至于你问的“都在打工”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国外高校的学费一般都很贵,比国内高校贵上好几倍,而且生活费也相对较高。所以,能够留学海外的人,家庭的经济实力一般不会太差。 那么,既然有钱读海外名校,为什么还要去打工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充实人生经历】 出国深造,意味着远离家乡,背井离乡,独自在外生活。对于中国人而言,这种孤独感会相对较弱,因为中国有句古话叫“有钱能使鬼推磨”,身边有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奋斗,彼此之间的情谊在“利益”面前似乎也不那么坚不可摧。 但对于很多外国人而言,“没钱”也是个大问题,为了省钱,很多人选择不和中国人住在一起,而是和外国人住一栋楼,甚至住在郊外,每天花几个小时乘地铁或公交上班。这样的生活方式自然很难感受到家的温暖,于是他们会选择课余时间兼职打工,以此来减轻经济压力,同时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锻炼口语能力】 在中国这个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学生们几乎没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但出国后,尤其是去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英语口语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业进展。因此很多留学生都会选择在课外时间做兼职,一方面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不适,另一方面也能快速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