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学位有哪些?
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层级,每个层级有不等的类别数量。 1. 学士学位分学士学位(学士)与第二学士学位(学士)两种。
(1) 学士学位指经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等学校本科生完成学业,准予毕业并获得由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 第二学士学位指的是已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再攻读某一专业的硕士学位。
2. 硕士学位包括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两种。
(1) 专业学位的授予对象主要为具有大学本科毕业后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目前,我国专业学位共有十种类别,分别是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司法、教育、卫生事业管理、工程(含土木、交通运输、水利工程、矿业、冶金工程等)、农业推广、兽医、中药学等。
(2) 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置,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为主。目前的领域划分较细,共有十大学科门类,分别为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管理学。每一学科门类下又有若干专业。
3. 博士学位包括研究型博士学位与专业型博士学位。
(1) 研究型博士学位是以科研为导向的学位,授予在某个学术领域有重大发现或取得突出成绩并在该领域内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目前,获得这种学位的主要是研究生、博士后科研人员以及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的出国留学生。
(2) 专业型博士学位是在特定行业运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新成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这类专业博士涉及的专业范围很广,比如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