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多是中产阶级?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2017年发布的《移民趋同论》报告,全球移民收入中位数的增幅,在移民后5年内将远远超过原籍国居民收入中位数增幅的2倍以上;而在移民后10年内,这一数字将扩大到4倍多。 报告显示,在移民接收国之中,美国居民的人均GDP最高,为62893美元,远超其他国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则分别以58345美元和53653美元的人均GDP位列第二、第三。
欧洲的移民接收国人均GDP普遍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分别为49697美元、49383美元和47600美元,接近于加拿大的水平。 而亚洲的部分移民接收国的人均GDP则相对较低,例如日本仅为31878美元,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106361美元),新加坡和韩国亦不足4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中国作为世界上移民输出大国之一,但中国人均GDP仅约为9734美元,远低于其他国家移民接收者所在国的水平。 中国人口众多,平均下来每个国民占有的资源较少,中国国民的人均GDP增长率必须依靠大量的劳动投入来实现。这导致了为什么中国的中产群体虽然数量庞大,却只能获取偏低水平的薪资。而欧美等国家的公民,因为人口规模较小,所以人均GDP较高,其国民可以获得较多劳动报酬。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也开始出现劳动力供给缺口,因此工资也水涨船高。
当然,上述研究是基于移民“中性假设”基础上的结论。所谓“中性假设”即指移民不会给原籍国带来额外的负担,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奋斗来获取更高的报酬。如果打破这个假设呢?
据经合组织的数据,低收入国家中的移民接受者的收入增幅,在移民前3年内将远远超过本国居民的收入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