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移民几次移民浪潮?
美国的移民史就是一部移民的史诗,从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103名清教徒到达普利茅斯殖民地开始,到后来的难民、契约佣工、殖民者以及近代以种族歧视为借口而来的移民政策,无不是为了达到统治者的某种目的。
纵观美国的历史发展,可以发现它曾有过五次大的移民浪潮:
第一次是英国殖民时代的移民主力——清教徒和爱尔兰移民;
第二次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之后的难民潮;
第三次是在南北战争时期,来自德国和北欧的“欧洲移民高潮”;
第四次是20世纪中叶以来的亚洲移民潮;
第五次是以H-1B为开头的高科技人才移民浪潮。 每一次移民潮流的到来都伴随着当地政策的调整。
比如在第一次移民潮中,为了鼓励清教徒移民,英国殖民总督专门颁布命令允许他们不必缴纳任何税费五年(清教徒后来还得到了在北美建立教会和学校的特许状);而在第二次移民潮中,美国通过《国籍法》给予法国难民公民资格并授予他们在美居留权。这些政策为美国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经济稳步增长。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移民都对美国充满热情。正如罗斯福所说:“一些移民确实带来了破坏性因素……我并不认为所有的新来者都是善良、和平的人……”随着移民的增多,美国社会也开始出现种种问题,种族冲突便是其中之一。
20世纪后期以来,美国政府逐步收紧了移民政策。尽管当前我国政府推行“一带一路”国际大路线,但想要移民到美国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申请移民的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并且还要面临名额限制等问题。可以说现在的移民条件要比当年清教徒们来得更为严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