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怎么升教授?
这个问题有点迷,不知道题主是读研还是博研 如果是读研的话,现在大部分学校的机制都是,学硕(3年制)2年后转为博研(2+4),先硕博连读,博士再读2-3年,拿到博士学位,然后评教职岗,一般是讲师(助教),然后副教授,最后教授。当然这个只是大概的时间线,具体还得看学校要求以及研究方向是否允许提前博后等等情况而定。如果专硕的话一般2年以后就是副高职称了。 至于如何成为教授,每个学校的要求不一样,但基本都是要发文章、发书籍、拿项目、做大会报告、开研讨会等等来体现自己的科研能力与水平,然后再由院系推荐去学校参评,最终评上教授与否还是要看导师和学院的意见,毕竟这是他们一票决定的事。至于硕士博士期间要不要发文章,肯定是要发的,一般一篇核心期刊的文章足以让硕士毕业,如果要评副教授就要两篇了,当然如果有CNS这样的文章那自然更稳了。
总之,评教授的条件除了要有足够的论文成果外,还要有能支撑这些文章的课题组,也就是说要有能承接这些工作的学生,否则空有文章没有实际研究能力也是行不通的。不过现在高校扩招明显,师资充足的情况下,很多年轻教师都能很快评上教授,而如果出现缺编的情况,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也可能会延迟评教授,毕竟先有岗才有职嘛! 如果是申请博后,一般来说博士后期间发1-2篇SCI问题是不大的,只要前期准备的充足,跟相关方向的导师沟通好,做实验也顺利的话,出结果不是太难。但是博后的岗位名额是要国家下发到各个学校的,并不是你想留就能留下来继续做研究的。所以一旦你申请到了博后面的名额,就算你的研究工作还没有开展,在入职之前也要先把文章出来,不然等你到了新的环境一切都是重新再来就太被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