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学校怎么样?
我出生在天津,长在天津,在天津上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津沽学院,现在已经被并入南开大学了)。在我的印象里,小时候身边信神佛的人是很多的,尤其是奶奶那一辈的人,对佛教的信仰可以说是非常虔诚了。但是到了我们这辈人就很少见了,我个人是完全没有信仰的(其实以前是有过的,但已经忘了是哪位作者,哪部作品影响了我,反正不是佛不是天主就是基督)。
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所在的幼儿园要搬走,新址隔壁就是一所著名的天主教中学——天津教区孙良济神父主教的耀华中学。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位神父,他可是个名人,曾任教于多所大学,如北京大学,也曾担任天津基督教协会会长,天津市天主教爱国会主任。他的著作很多,其中《生命的真谛》一书曾再版四次,销量很高。
因为搬家,我不得不转校,从公立园转到一所私立双语幼稚园,从此和天主教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所双语幼稚园每年举行两次大型活动,一次是圣诞节,一次是复活节,每个教师都会扮演圣诞老人或者复活节彩蛋,为孩子们分发礼物。不过这些礼物都是学校和教会联合准备的,并不是圣诞老爷爷的私人礼物。
圣诞节那天,全校学生都要穿着自己的“定制礼服”参加晚会,男生是西装革履,女生则是裙裾翩跹。晚上6点整,校长神父坐在校长椅上,等待所有学生的到来。晚会的节目由学生们自己组织排练,有戏剧,有歌曲舞蹈,应有尽有。
晚会的高潮是校长神父领着大家读《圣经·罗马书》!对,就是那篇“因信称义”的《罗马书》!我至今记得很清楚,神父让我们大声朗读“....作成得救的工夫,如同从手中丢弃一个小手指头。” 复活节那天,我们要制作彩蛋送给老师,老师说,要把自己心中的复活节彩蛋献给老师哦~
后来上了小学一年级,我的一个同学成了我班的护旗手,每天中午放学,他会把国旗卷起来放到书包里带回老家,第二天早晨又早早地把国旗取出放好,并认真擦试上面的灰尘。他的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平时很节俭,对自己却很“大方”。
比如,夏天的时候,他们总会带两块香皂到学校,分别放在自己和孩子的书包里,洗脸洗手后,会把洗过手的香皂重新放回包里。我很好奇他们的钱包里总是放着几毛钱,就问妈妈为什么那个同学每天都从家里带饭盒,他的钱包里总是有好几毛钱的零钱。妈妈说,这是他们家的捐款,用来帮助穷苦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