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青藤学校怎么申请?
对于大部分中国申请者来说,申请美国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是一件可望不可即的事情——这些学校的录取率平均不超过 5%; 2017年早申阶段,哈佛的录取率更是低到3.4%! 但正所谓“凡事就怕仔细琢磨”,只要找对了方法,即使你的目标和梦想是那么遥不可及,也照样可以有机会实现! 以哈佛为例,根据学校提供的数据,每年约有900人放弃补录机会(Reserve Choice),使最终录取的学生人数降低至个位数,这意味着只要你在常规轮次被拒,你拿到offer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85%的被拒学生都不会再收到来自该校的任何消息)。 但问题是,这900人到底去哪儿了呢?根据我们过去的经验以及和学校内部人士的交流来看,大部分学生的选择都是放弃该轮次的申请,转而申请其他高校,但也有少数学生会选择等待之后的放榜,或是直接前往该学校参加第二轮面试从而增加录取率。
但无论怎样,既然能被哈佛拒掉,这些学生本来也是符合该所学校招生标准的,因此选择再申请其他名校也不难理解。然而,问题就在于,如果你被斯坦福、哥大等名校拒绝后,再申请哈佛,那么在学术背景方面你和当初那些被哈佛拒绝的人相比并没有任何优势——毕竟你之前已经被人拒绝了!所以这种情况下想要逆风翻盘实属不易…当然,如果是你个人特质或者文书打动招生官的话那就另说了。 除了哈佛以外,其他名校的录取率也要远低于表面数值。 根据我们的统计,今年康奈尔大学的录取率其实和哈佛大学差不多,只有6%上下,这意味着你能被这一所名校录取的概率甚至不如中彩票! 而宾大、达特茅斯、布朗大学等名校的录取率也都不到30%。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了,那难道这些学校就不怕出现像哈耶斯一样的牛人吗?比如去年哈佛在早申阶段就录取了400+位高盛、摩根士丹利等顶级投行青睐的“天才少年”,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不需要追求生源质量就能确保毕业生的就业呢? 其实并非这样,这类学生在哈佛的人数很少,而且他们最后去不去哈佛还不一定呢。
以去年被哈佛录取的高中生为例,他们当中有大约一半的人在最后一轮申请了其他学校(包括哈佛自己的ED2),最后被录取的学生其实并不多。而这些人最后是否去了哈佛还要看春季放榜的结果,所以说这些顶尖名校其实一直都想招收质量最顶尖的学生,只不过他们并不愿意承认罢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