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网购是绑定存折吗?
网购如何确保第三方支付安全?
确保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最直接有效的是通过法律、制度和监管等手段完善第三方支付环节,用有力的监管来避免恶意套现,并在交易双方产生争议时,明确各自的责任归属,为网络购物的安全交易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从法制的角度看,网络购物应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担保法等法律规定,将网络购物这类新型的电子商务活动纳到法律的规制范围之内。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可由人民银行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网上银行有关监管问题和采取措施的意见》制定支付机构的行业标准,对具备一定条件并经人民银行审核后,批准其从事支付业务。国家商务部也应及时推进《电子商务法》的立法进程,对电子商务领域进行统-一的行政监管,明确责任归属。另一方面,网络购物也应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自身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会员单位的经营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树立良好的行业典范,杜绝恶意竞争
为下面的文章写一篇
网络购物具有几大优势:
1、具有现代科技的支持。现代科技的发展,赋予了网络购物以强大的生命力。当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带来了强大的功能,完善的交易规则,使网络购物从一种新鲜的探索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2、具有很大的潜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1月25日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当前,我国上网用户已达到1.1亿人,并且以平均每天约20万人的速度增加。我国CN下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683,213个。同时,拥有网上商店的用户逐年增加,从2004年前的几万户上升至2005年的20W+,其中有大型的商城如京东、凡客等,也有小型的网上商店如拍拍网店、个人网店。
3、迅速地融入日常生活与日常消费。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网购物的用户都可能遭遇网络购物。譬如说,当你在搜索关于某某商品的任何信息时,网络购物就存在着,存在着你就可能消费;你浏览了十页八个不同的卖家主页,看遍了不同的宝贝,对比了不同的价格后,就可能在一家买到你所需要的东西;你可以将淘宝上某家店铺的宝贝收藏起来,供下次参考,甚至你可以在网上先看别人的购买评价,等凑够一定的人数时再一起购物,以达到凑单省钱的目的。
但是,网络购物在迅速发展、迅速融入日常消费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1、知识产权。网上购物的实质是一种没有实物只有电子文档的交易,在交易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种针对法律限制的纠纷。如:知识产权、产品售后保障等等。
2、虚拟性。网络购物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在屏幕上点击鼠标购物,没有面对实物的感触,只能凭电脑屏幕上的照片来评价自己要买的商品,这给购物带来了很大的不稳定性。
3、支付方式。网上购物很方便快捷,但也存在风险。在现实世界中,你还可以去银行提取现金,但在网络上,当你收到货却发现财货两空时,你只能对着屏幕上挂着的“请勿轻信诈骗”警示牌束手无策
4、购买保险。网络购物由于存在虚拟性,这使得交易双方的取证困难,如在购买大件物品时不能通过面对实物的感触来判断物品的质量好坏,在网购中存在一种信息的不对称。为避免费尽心机以次充好,或者是卖家所发出的货与网上描述完全不样,或寄来的物品有瑕疵,这样的纠纷通过物理手段很难解决,这时应该由保险介入,为购物提供保障。
5、快递业务。近年来,作为网络购物的重要配套业务,快递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了。但是其服务质量和标准却参差不齐。如对快件安全和快件时限的要求等。而且当商品发生损坏时,由谁负责也很难界定。
6、个体商户。个体商户进入网络购物平台,卖出的东西有瑕疵,真假难辨,或者发了假货,买家也没有办法,毕竟你看不到店主的真人,无法跟他现场理论。
7、监管困难。由于网络购物存在虚拟性,为欺诈提供了可乘之机。购物者只能在网络上看到销售者的广告信息,无法对其他购物者的评价信息予以核实,一旦商家在销售中存在欺诈行为,就很容易逃避责任。
8、假货泛滥。一些信誉较低的卖家,往往不顾承诺,以次充好,发假货给买家,在卖出的商品质量受到买家指责时,他们也很少道歉,甚至不愿退钱给买家,为此买家往往受到伤害而找不到门路投诉。
网络购物虽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购物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矛盾是难免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在完善管理制度之余,我们也应该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不轻易相信一些非法分子的骗人把戏,让网络购物健康发展,真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