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德国学制造好吗?
今年,我国有9.6万名学生前往海外留学,德国居首,达3.1万人;其次是英国,3047人;接下来是澳大利亚、法国和美国,分别为2585人、2377人和2278人。从学生的专业分布来看,近半数是中国留学生选择了理工类专业,其次是管理类和历史哲学类。
德国政府希望吸引更多中国学生赴德留学
德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改善德国的高等教育形象,推出多项留学优惠政策,其中包括一项针对中国学生的奖学金项目。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长辛克(Heinz Bierbaum)日前在柏林表示,现在约有6000名中国学生在德国读书,其中一部分人很快就会发现,只要成绩优秀就有机会获得德国政府奖金,进一步促进大学生为了奖学金而努力读书。
辛克表示,要想吸引更多的中国大学生,德国需要进一步改善自己的高等教育形象,并让中国学生相信,德国的教育非常昂贵,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享受免费的教育质量。德国联邦政府最近为欧盟经济区国家的留学生提供每年1000欧元的补贴,但德国学生已经受益于这一政策很久了。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日前发表一篇文章,认为德国的形势对中国学生来说并不太有利。文章表示,德国近年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高校不断扩招,现在大学生的比重已达到50%。在这样的形势下,外国留学生很可能面临德国本地大学生的竞争,在德留学的代价更高,而学有所成回国的可能性却降低了。
在德留学生面临的竞争更激烈
德国自从1999年废除了“必须参加Test-daf考试才可以申请德国大学”的规定后,向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敞开大门。近年来,德国高校的外国留学生人数增加了50%以上,达到约38万人。
虽然德国取消了Test-daf考试,但中国学生要想到德国读本科,仍然有着非常高的门槛。中国学生一般只能申请攻读德国大学的预科课程,预科毕业后才可以进入大学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德国大学一般是三年制,本科毕业需经过一次考
试,成绩合格才被允许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获得硕士学位需最少两年半至三年时间。
由于德国大学对专业基础要求较高,中国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时一般会比较吃力,特别是机械工程方面,德国大学的课程一般使用德语教
学,中国学生如果没有相对好的德语基础,就不得不一边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学习德语,备考德福考试。
但即便顺利拿到了硕士文凭,中国的机械工程师在德就业也面临着比较大的竞争,由于德国本土有着良好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学生和技工的平均薪资水平相差不了太多。如果希望留在德国,还需要补上德语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