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大学老师有多少?
不同学校的系里,tutor和lecturer的比例可能不尽相同。比如数学系的课比较难,所以学生比较少,一学期可能会上10个学生左右,一个老师带这么多学生也算正常。但是文商科的课就比较容易,一个学期可能上百人,那么一个老师就要带几百人的量,确实有点负担过重了(其实还是因为当地教师资源充足,不需要从海外进口)。
一般来说,本科的tutorial规模都比较小,大概6-12个人,导师和学生之间除了需要就课程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之外,还需要互相评估对方的论文和质量,因此师生之间的沟通会比较多;而 lecturer在正式讲课前会先给同学们阅读材料,然后安排作业和测验,正式授课的时间并不会占用过多时间,通常来说,上课的内容较为简单,主要目的是让同学们理解课程的框架和重要概念即可。
在硕士阶段,由于同学基本都是有过留学经验或者英语水平较高的人,因此讲师的教学语言也会相对较难一些,如果遇上学术背景强大的导师,很有可能用全英语授课的内容来考验大家的实际应用能力。 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士,真正能让同学们得到提升的知识量其实只占全部课程的30%,剩下的70%都是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技巧的。课堂上的交流和反馈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国际学生,刚开始可能不太适应这种教学方式,因为大家习惯了国内老师详细讲解的方法。但慢慢的你会发现,原来课堂上的思考和学习才是大学教学的核心意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