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健康专业学什么条件?
谢邀 公卫人的天职就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那么作为公卫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学习的知识应当可以归纳为“预防-保健”和“健康促进”两大模块。 在“预防-保健”的领域里,我们又可分为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环境与健康学、营养与食品安全、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防控等五个学科方向,对应于本科的基础医学院所开设的课程。 在“健康促进”的领域里,我们可以分为心理卫生与精神病学、康复医学、社会医学与妇幼保健学、社区卫生学四个学科方向,这里主要涉及应用层面,需要研究生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以我的培养方案为例(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必修课程: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医学伦理学、研究设计、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英语写作与翻译、公共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数据挖掘——选修课:生物信息技术、心理学、社会保障学、临床检验基础、分子生物学技术、统计软件、C++语言、神经病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我院是培养面向基层、适应农村工作环境的研究生,所以在课程设置上突出了“实用”“易懂”“易操作”的特点,很多课程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会安排大量的实验、实际操作培训以及案例研讨。如流行病学、统计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理论课后,要掌握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的基本方法,还要通过大量练习进行巩固;营养与食品安全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传统理论知识外,还要亲自下厨制作各类美食并分享心得。
总之,作为一个公卫人,我们要时刻牢记“预防为主”的方针,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不断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善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