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专业好不好就业?
国内目前这个情况,所有艺术生的就业率都是大问题(除却个别院校强势专业)。 先说结论:如果毕业出路只限定在影视行业,导演系毕业确实很难;但如果拓宽一下思路,导演系的毕业生仍然拥有其他艺术生无法企及的优越条件。
先摆数据,再谈看法。某著名艺术类大学毕业生(保密工作做的不错),2017届编导系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以下简称“戏文”)毕业生共计39人,其中参加实习并顺利就业的只有6人,占比为15%,剩余84%的学生选择了继续深造,或出国,或备考研究生。在这6人当中有4人留在了北京发展,比例高达66%。
选择留在北京发展的同学中,目前有稳定收入、能够自食其力的有3人,占留下的4人的75%。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人数比例了。 再说看法: 一方面要看到,上述学院作为一流学府,其师资、硬件设施、校友资源等都是业界顶尖水平,能进入到这些学校学习本身就是极为不易的事情。因此不论从哪个专业毕业,只要个人素质过硬,找到一份对口的工作并非难事。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当前影视行业的用人需求本身就很有限,加之大量应届毕业生的选择,使这种限制变得格外突出。即便同在一个屋檐下,不同专业之间的学生面临的机会也往往大相径庭。 以我所在系为例,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本科生会选择出国深造,他们的研究方向大多集中在电影制作方向。这些学生在本科毕业时就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电影创作能力,是各大公司争抢的对象。而剩下三分之一的同学则会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他们在研究生阶段也会继续接触电影相关研究,学历上比直接就业的学生拥有明显优势。最后剩下的三分之一学生则面临考研或者就业的抉择,不论如何选择,未来想要从事相关的研究或者行业,都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机会。
当然有人会说,那还不简单,我先学个别的冷门专业,再跨考导演不就得了!这样固然可以解决问题,但问题是你能否抵得住身边同学异样的目光,是否能承受失败后重新开始的煎熬,以及是否愿意为此付出远超别人的努力……总之,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永远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