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的别称是什么?
“日本”之称的由来,据东汉·王充《论衡》云:“倭人自谓本中国去台东千余里,今属于日本国也。”又唐·樊绰《蛮书·东南蛮》云:“日本国者,南诏之东北都。”“日本”之名最早见于中国文献。 至于古代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自己这一地区的地理形态的,唐代学者杜佑所著《通典》中就有记载:“倭国在东海中,自言本中国人,移居此岛,世世相传,有王国、郡县、里社之分……”而这里的“东海中”所指的正是今琉球群岛。
古往今来,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对日本的称谓颇为繁杂,除了“日本”之外,还有“扶桑”、“波奴”、“海国”、“夷洲”等名号。其中尤以“扶桑”出现频率最高。如《后汉书·东夷传》云:“扶桑在大汉之东……其土多赤土、珊瑚、珠玑。”“扶桑”一词的出现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 而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则对此做了详细的解释:“扶桑,方国名。居海上,直东番下。东望日本,南方即琉球。”这里所说的“海外诸山,皆日扶桑”,说明早在明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作为海岛的琉球与日本同属一个地理区域。“扶桑”亦被用以代指日本或琉球。 到了清代,由于外国文献开始广泛传入中文,出现了大量以“扶桑”命名的外文书目,“扶桑”一名更是出现在中国的教科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