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学制是什么?
日本实行的是1947年制定的《学校教育法》,该法律明确了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公民”;学校的任务分为“教育”“培养”和“指导”三个项目: 其中,关于各个年级(小学、中学、高中)的任务如下所示: 从该法条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日本的学校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即“以人为本”;
(二)学生的义务主要包括接受学校和教师的指导以及接受必要的训练两个方面;
(三)教师的使命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且教他们如何学习的方法;
(四)学校必须保证每个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并确保学习质量。 在日本的中小学,由于实行的是班级授课制,因此每一个学生都必须遵守老师确定的时间表。每天什么时间上什么课都是规定好了的。比如,在初中阶段,除了体育、音乐、美术课外,所有课程的授课时间都是固定的。
从高一开学的第一节课开始直到高考前每一天的课程安排都是由学校严格指定的。学生们需要做的只是按照规定好的时间表进行学习而已。在这一方面,中日两国的学生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中国的中小学也是这样进行日常管理的。 不过,与我们的教学过程不一样的是在日本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以教材为中心的。
比如说语文课,每一篇课文都是通过老师讲授来完成教学的。老师不仅要讲授文章的背景知识,还要让学生阅读课本的课后习题也需要解答。至于作文,更是由老师统一批改完毕后再发给学生。
同样,数学也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在课堂里,老师首先会讲解课本上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等。然后,学生们进行练习,老师进行批改,并根据学生的错题情况来调整今后的教学进度。 与国内不同的是,在日本没有单独的奥数班。如果学生对某门科目有兴趣或者希望提升某个科目的成绩,可以在课余时间报名参加一些辅导机构开设的补习班。这些补习班一般由名牌大学的著名教授主持,教学质量相当好。但是,这种补习班的师资和教学内容是无法保证覆盖到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