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多样性?
我在新加坡呆了7年,来答一下这个题。 新加坡的多样性和它的人口组成有关。 它是以移民为主体国家,本地人口只有70-80万(2014年数据),剩下的都是移民,移民中又以华人最多。所以你看,以华人为代表的中国移民文化是主流。 但其他移民来的群体还是有保留自己的传统和文化的。 比如印度人主要是信奉印度教的 Tamil 族为主,所以他们保留了泰米尔文字,也建造了泰米尔人的神庙;马来人以伊斯兰教为信仰体系,所以在牛车水(唐人街)有清真寺,在芽笼有穆斯林市场。 而华人虽然占人口多数,但华人中也分为N多不同的族群,如潮汕人、客家人、广府人等等,每个族群保留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并以方言作为主要沟通手段。
比如在超市用普通话砍价是司空见惯的事,因为说普通话的是广府人;而用广东话沟通的则多为客家人。 而马来人、印度人和华裔新移民大多只会说英语。 这样的多元种族和文化,使新加坡看起来丰富多彩。但又因为语言和信仰等的差别,种族之间又保持了足够的距离。
这似乎也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融和”理念,即保持不同群体的多元性,让它们各自发展,但同时又要保持必要的联系。 (关于李显龙 “融和”理念的文章有很多,搜索 "show me the money" 就可以找到) 这似乎也和国内提倡的“和谐社会”概念不谋而合。 所以,这就是我所理解的 新加坡的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