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孔子吗?

冷战坚冷战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孔老夫子可是新加坡国父! 说起这个“国父”,还得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加坡华文教育说起。 新加坡原籍人民大多为华人,华文是他们通用或主要的母语。但是在新加坡独立之初(1965年),华文的地位却远远不及马来语和英语。除了学校里教的几本汉语课教材外,很少有中文书刊。当时在新加坡大学里,马来语系的课本比华语系要多得多;中小学也一样,学习马来语的学生人数是华裔学生的好几倍。这种情况引起了一些华校老师和学生的不满,他们纷纷向政府请愿,要求加强华文教学力度。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在1972年到1974年间,一个由华校教师、学生和新移民中的华文作者组成的民间社团陆续编撰了四套中文课本,供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这四种课本分别是《孔圣人之伟大》(The Great Confucius)、《中国文学与语言》(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中华五千年文明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以及《现代汉语教程》(Modern Chinese)。 这套中文课本的编者们有意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现代文明结合在一起,希望培养出既拥有中国传统美德又具备近代科学知识的“新新人”。他们在编写时引用了许多孔子的语录,并大量涉及中国历史、哲学和社会科学的主题。这套课本受到新加坡教育部的重视,得以广泛推行。

为了配合这套中文课本的使用,编者们写了一整套配套的讲解性读物,以便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这些读物包括《孔圣人与我们一起学习》(Confucius with Us)、《孔子故事妙趣多》(Fun with the Stories of Confucius)等,这些教材和读物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就连新加坡教育部长吴庆瑞也对此赞不绝口,他说:“这些新书引人入胜,充满智慧的启发性言论让读者如沐春风。” 随着这套中文课本在校园里的普及,孔子的形象也开始在新加坡大众面前频频亮相。

韦鑫共韦鑫共优质答主

1,孔子的思想在新加坡的地位没有中国高 儒家经典在新加坡的课堂里并没有被教(至少我没有见过) 儒家的“三纲”、“五常”也没有成为官方或者民间的价值取向(起码没到官方明文规定的程度) 新加坡政府所推行的价值观是什么——公民意识(Citizen First) 什么是公民第一,公民就是人,是每一个国民的权利和自由 什么是权利和义务 这些内容在中小学政治课都是要学的 至于其他的内容诸如集体主义啊,团结互助啊,尊老爱幼啊等等就更不说了……

2,对孔子的态度 中国人在海外遇到中国人都会说“你好” 在新加坡遇到同胞会说“hi how are you” 遇到华裔则问“你在哪工作(上学)呢/你住在哪里呢/你是哪个国家的人呢……” 在中国遇到外国友人也会说“hello what's your name?” 而不是说“嗨,我姓孔!” 同样的问题换到新币上也是一样的答案~

3,李光耀对于新加坡的期望 李光耀一直希望新加坡可以成为一个双语双文化的国家 他希望在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可以把英语学好 因为这样可以让华族更好地和世界接轨 同样也希望把华族的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下去 所以他对汉语教学的态度是不赞成的(虽然他本人能说几句中文) 但是他在公开场合也说汉语是很重要的语言之一 所以在中学阶段还是会有一定比例的课程学习(跟中国相比的话,当然很低了= =。。。)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