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博士有意义吗?
小语种其实分很多种,但多数应该算东亚系,像日韩的韩语、日语;印度的泰吾耳语、孟加拉语;东南亚的老挝语、柬埔寨语等。这些语言有个共性,就是汉字书写和汉语拼音书写都存在且传承较完整,而且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用国家地区相对封闭,语言的发展较少受到外国语言的影响,保留较多中古汉语特征。这些语言对于中国人来说容易学,因为语音方面大多保留下古音辅音声母全浊声母并塞音尾而区别于现代汉语(普通话、方言),而词汇和语法则更多地保留上古汉语的特点,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找到感觉。比如我们学习日语觉得发音像中文,背单词有汉字标记也比较容易,语法也比较像古代汉语,虽然有些奇怪的感觉但是可以接受;而学习韩语也是一样的,从发音到单词到语法都更容易让人接受。 另外一类是小语种,比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语阿拉伯语等等,这些语言的共性是除了发音外大多数词汇和语法特征跟中文相差甚远,而且即使同一个西欧国家如法国,不同地域的口音差异很大,比如巴黎人和马赛人说话你基本听不懂....所以这类语言在对外语言教学领域被称为“需要大量言语练习”的语言。
小语种还有一类是印欧系,包括拉丁语族和希腊语族,通常称为“纯外语”或“闭锁型外语”,代表有拉丁语、希腊语、威尔士语以及冰岛语,这些语言的共性是:词汇语序与中文相近,动词无形态变化,名词及物主词与冠词修饰的名词在句中位置固定,形容词比较级最高级形式相对简单,语法较繁复,而且很多语言几乎没有本民族的口语存在,所有的现代口语都是来自于早期的拉丁文或者希腊文,所以这类语言一般用于研究古代历史或者古典文学比较多,现在很少有国家把它作为母语教学。